“决胜小康、决战脱贫、奋斗有我、美好有我”文艺作品集(二)
诗歌
喜迎两会盛开
丁丑
紫气萦回万象新
两会召开传佳音
代表委员聚北京
共商国是促振兴
七大议题聚民心
防控疫情不放松
社会发展目标清
扶贫攻坚任务重
小康目标新航程
民法草案法典定
国际关系重外交
帮扶企业就业增
两会齐商强国梦
群英良策系民心
我党领路兴国运
华夏辉煌国强盛
散文
爱若春风
吴增士
在我们驻村帮扶的28户贫困户中,任埃润是最困难的一个,两个儿子一病一难相继离世,不久后女儿离婚,老任为此几乎心力交瘁。
老任不敢回眸往事,不胜凄凉……二儿子小军得了白血病,花了许多钱,然而他还是甩下年迈的父母走了;大儿子任海军骑自行车回家,不小心挤入两辆机动车中间,当场惨死,老任坐在月光下不言不语,头发在一夜间白了。然而,让人伤心的事情似乎还没有结束,唯一的女儿任芬生意失败,刹那之间登门的都是要账的人。日子过不下去了,任芬和老公劳燕分飞,独自带着还在读书的儿子艰难度日。老任的老伴儿在这个时候也病了,我们送去医院,医生的诊断让我们目瞪口呆,三轮手术才能缓解病情,如何抉择?前些日子,我们在走访入户时竟然得到老任也病了的消息,听说是胃溃疡,莫名之间我有些心痛,不为别的,只为命运多舛。
我联系爱心人士王献峰,看她能不能帮帮我们,十几分钟后,献峰的电话就来了,她已经解决了老任看病自费部分,真好。临别时,我给老任留下200元权当自己的一点心意,老任的眼睛瞬间就红了,甚至扑簌扑簌掉下泪来,在杭锦后旗同济医院四楼的走廊里,我说老任你这是做什么,60多岁的人了,还掉泪,羞不羞?老任有些不好意思,擦了擦泪,依然有些哽咽说:“如果不是扶贫政策好,真不知道这日子该怎么过?”10天后,老任打来电话,说自己已经康复出院,感觉好多了,我把消息转给献峰,顺便表达浓浓的谢意,献峰说:“今天刚好不忙,我带些礼品去看看红旗村贫困户,也去和任大哥聊聊天。”
献峰说来就来,也就十几分的时间,村委会门外就响起熟悉的轿车喇叭声。献峰给红旗村所有老年贫困户都带了一份礼物——每户5罐奶粉。在贫困户一声声真切的感谢声中,我们来到老任家,与其他贫困户不一样的是,这一户我们不是走马观花,匆匆来去,而是进门坐下慢慢聊天。老任气色明显好多了,脸上也有了喜悦的笑容,他忙着给我们端茶倒水,一脸感动。献峰询问了他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表态不管老任有什么困难,她都会尽力帮助。老任很热情也很感激,不过他还是坚持自力更生,政策这么好,可以凭着双手勤劳致富,当然他也很感谢爱心人士的关心。献峰出门接电话时,老任感动地和我说了一句话:“人家是企业总经理,咱是贫困户,一口一个任大哥,咱这心里暖暖的,鼓足精神再好好干几年,说什么咱也要脱贫致富!”我也赞同老任的说法,扶贫重在扶志,日后的生活终还要依靠自己的勤劳走过漫漫人生路。
老任还带我们参观了他养殖的扶贫红公鸡、大白鹅、基础母羊,红公鸡们长得真不错,大红冠子绿尾巴,耀武扬威,精神抖擞,仿佛一个个绅士,迈着悠闲的步伐徜徉在院子里;大白鹅则比较霸道,脖子一弯一压就是搏斗局面,嘴里嘎嘎叫着仿佛吹响了战斗冲锋号角,吓得红公鸡们四处躲藏;基础母羊发展也不错,下了几只小羊羔,一个个憨态可掬。老任说别看这些小羊羔羔,两个月就能出售,一只600多元,利润还真不错。老任高兴地告诉我们,看着院里这些鸡呀鹅呀每天叽叽喳喳叫着,就能感觉到生活多了几分热闹,也多了几分活力。
我们和献峰离开的时候,老任格外不舍,再三挽留我们多坐一会儿。特别是对献峰,老任更多了一份浓浓的感谢,我这才知道,当初老任生病还是献峰入户时发现的。老任转述医生的话语:如果再担闪一段时间,老任这胃溃疡就严重了,后果不堪设想。”而献峰对此只是淡淡一笑说:“帮扶贫困户,应该的。”
献峰说话平和,笑容也从容,一言一行毫无修饰,就那么平静淡然的与人聊天,然而我总是能从平淡中感悟出一份淡泊之外的高尚情操,甚至静若秋水,抑或温馨春意,可以让老任这样遭遇的人都感动不已,我想:在扶贫工作中,我们需要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参与,更需要这种特别温馨的爱若春风。
我们和献峰出了任家大门,蓦然回首时我发现老任在抹泪。我感叹:此时此刻对老任而言,泪是热的,情是湿的,那么人呢?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多么需要一份暖暖的感动,始终与我们一路随行,一路相伴,尽管人生路上依然会遇到风风雨雨,然而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音乐快板
村规民约
作词:高银 表演:五原县乌兰牧骑 制作:许文静
中华文明五千年,
礼仪之邦美名扬。
政策入心心向党,
核心价值记心房。
村容整洁环境美,
和谐文明靓城乡。
安全饮水健身爽,
食品安全保健康。
垃圾分类细心选,
传染疾病众志防。
烟花爆竹禁燃放,
绿水青山花草香。
言谈举止有规范,
文明礼仪记心上。
尊老爱幼教子方,
重教尊师正气扬。
邻里和睦互相帮,
互谦互让情谊长。
自由平等树榜样,
诚信友善美德扬。
红白喜事勤俭办,
破除陈旧反铺张。
禁止邪教黄赌毒,
扫黑除恶正气扬。
群防群治保安祥,
知法守法自律强。
计划生育听召唤,
优生优育幸福长。
踊跃参军固国防,
保家卫国齐颂扬。
公益事业人人爱,
昭音引路入千庄。
生活富裕变化大,
城乡处处喜气扬。
乡风文明美德扬,
共同致富奔小康!
快板词
脱贫攻坚好领导
刘文忠
锣鼓声声响连天
我给大家说一说
那个扶贫与攻坚
社区街道好领导
扫除瘟疫走在前
更把那
脱贫攻坚的重担肩上挑
2016到今天
脱贫攻坚不得闲
社区干部齐心干
不怕受苦和流汗
街道个个好领导
居民的疾苦记得牢
走家串户来访贫
摸底排查全做到
精准扶贫细细抓
富了小家强国家
招工信息上了墙
网上招聘范围大
脱贫攻坚在农区
基层干部到村去
白天入户摸情况
晚上开会细商量
致贫原因分得清
户户施策要精准
危房改造搞修缮
田间小路一溜平
扶贫更要扶志气
还要科学和智能
贫困孤寡残疾人
关心生活早脱贫
不忘初心记使命
脱贫致富记党恩
打赢脱贫攻坚战
万众一心泰山移
散文
我与扶贫
高银
2016年9月18日,我被派到新公中镇团结六社(李仓壕)包联点,担任第一书记,参与该村的精准扶贫工作。
做农村工作担负着“兴一村经济、富一方百姓”的重任,我经常到村民家里转悠,了解村民的疾苦和心声,与种植大户攀谈,与养殖大户攀谈,与能人异士攀谈,到处取经,四处求人,我深知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还不如回家卖红薯。”
团结六队是一个人口大村,全村现有128户人家,560口人。人口众多,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当地人普遍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守旧,喝酒赌博歪风盛行,加之土地盐碱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长期以来严重制约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和本村的经济发展,过去这里的村民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村集体经济更是一穷二白。
我担任第一书记时,村里已欠下了近14万元的债务,村里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异常薄弱,老百姓纠纷不断,麻将声却一天比一天更响,有人做了一首打油诗描述村里的现状:“柴草四处堆,五堆不清理,雨天像和泥。危房一头睡,垃圾靠风吹。闲时没处去,锅房来相聚。”人心浮动,思想涣散,这里成了全镇有名的“难搞村”。
针对这种现状,我作为一个基层共产党员,没有退缩,没有畏难,我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我成为第一书记的第一天起我就郑重向村民们承诺: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不但要彻底改变团结六队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且要将团结六队变成全新公中镇乃至全县的文明富裕村,抓住穷人,抓住穷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不辜负乡亲的期望。
团结六队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这是我上任后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经过苦苦思索和几个月的调查研究,一个全村经济发展计划已在我脑海中逐步形成。 通过上接“天线”找项目、寻资金,通过熟人、朋友的关系,引导从团结六队出去的大企业家秦宏、大老板白宝林投资家乡的事业。7年多来,我为团结六队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15万余元;下连“地气”聚人心、带队伍,同时从盘活村集体企业入手,带领村民大胆调整产业结构,切实增加经济收入。通过发展肉驴特色养殖,帮助贫困户脱贫奔小康,农民一下子就富了起来。
为群众做好服务,不是喊在嘴上,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实在行动上。“精准扶贫,建设美丽乡村”工程刚开始实施的时候,正好赶上农民一年最忙的时候,瓜果飘香,葵花泛黄,秋收、秋翻、秋浇矛盾日益突出,而团结六队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还要保质保量的完成,大部分群众认为这又是做表面文章,许多不了解政策的群众甚至说:政府承诺的给老百姓修房子、修路、盖活动室、盖便民超市等只不过是说说而已,是“雷声大雨点小”,村民不理解、不配合。
我带领驻村干部、帮扶单位干部,挨家挨户走访,耐心细致讲政策、做思想工作;一户一规划、一户一张图,确定了每家每户应该干什么,128户村民如何整改,做到每个干部心里有数。确定任务后,在我的带领下,有的党员服务队帮助村民清除垃圾、搬运杂物;有的盯机器,有的领工程车,干部俯下身子,一身土、两脚泥,作风转变了,为民服务更实了。
二刘老汉,弟兄中排行第二,所以叫“二刘老汉”,老家住在广东省,因为60年代从广东迁移过来,所以村里人都叫他老广东,老广东80大几岁,干瘪而满是皱纹的面孔,浑身深土黄色的皮肤,灰白色的胡须稀稀拉拉地分布在下巴上,暗红的嘴唇已经干裂了,鼻子上密密麻麻地点上了老人斑,两只无神的眼睛半睁半闭地看着我们,枯柴般的手上青筋清晰可见。老广东有四个女儿,但是都住得很远,周围的亲属又不来往。家里穷得叮当响,“真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门前拴着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放着讨饭棍,亲朋好友不上门”。年轻时候靠做点小买卖、打工为生,在本村没有地,居住的土房都是60年代的,尤其凉房更是前后穿风,摇摇欲坠。院子里猪圈、羊圈、碳仓都是土的,老伴也80多岁了,身体也不行,老伴身上上过钢卡,做过手术。夫妻两人都是村里的低保户,没有劳动能力,住的正房都是土房,又没有能力盖新房,所以不同意拆房,原因是东西没地方放。再建还得花钱。经过我们多次上门做工作,软磨硬泡,老人终于同意拆掉土凉房,做彩钢凉房。但是又没有人手,村里有个女婿又忙着秋收,其他三个女儿都住的太远。九月的后套是农民最忙的季节,秋收、秋浇、秋翻,三秋矛盾日益突出。我带领驻村干部搬了一天,才把二刘老汉家的盆盆罐罐及农具搬到了院子里,又帮助老人捣了一下午碳。院子里被铲车压了几道深壕,挖机把凉房拆除了,地基也弄得高低不平,二刘老汉每天跟在我的后面,让我给他解决,老太太从家里拿出捡回的沙枣,硬是塞到我的手里,让我拿去吃,多有心的老妇人啊!叫我们这些下乡干部感动的热泪盈眶,挖机过来后我让挖机司机把院子、地基平整的平平的,老汉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现在老汉逢人就说共产党好,扶贫干部好,党的惠民政策好,在他的感召下,全村村民积极自愿地参加到了“精准扶贫,建设美丽乡村”工程上来。
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团结六队已拆除破旧土房36处,塌墙烂院300多处,处理垃圾1000多吨。粉刷房屋30多座,新盖活动广场1个,村里的活动室粉刷一新,便民连锁超市安上了电脑,已完成村庄沿道路绿化,广播电视通讯、养老医疗低保已提前实现全覆盖。2017年我被评为全县精准扶贫先进个人,团结六队被评为全县美丽乡村。
诗歌
爹和娘,幸福路上手牵手
薄燕妮
娘——
你打清早起来
把泽蒙搓碎搁进拌汤里
把猪食烫熟倒进石槽里
把玉米杆整捆扔进羊圈里
朝着一炕酣睡的娃儿喊一嗓子
吃饭哇,阳婆儿照住屁股了
爹——
你在晾红晌午
把渠口挖开黄河水流进地里头
把糖菜堆起四轮车拉进站里头
把籽瓜子儿晾在房顶上又倒腾进凉房里头
卷一棒旱烟蹲在场面边边瞭着村头抽
歇口气哇,他大爷大娘别熬坏了
娘——
你那块黄个灵灵的头巾哪去了
赶交流前院婶婶也买了一块儿
不是丢在开成黄澄澄一片的葵花地
给,给行不见了哇
爹——
你那把磨得亮个锃锃的铁锹哪去啦
又被后院三喜叔借走挖排干
还是你拢自留地的葱随便扔在哪个圪楞
咋也,咋也搜寻不见了
娘——
春天,你又在地畔畔点毛豆了
你一辈子把汗水攥成金豆子
种在这河套肥土土
一年又一年
从没见你烦恼过
爹——
夏天,你弯着腰锄玉米地的碱草
你多半生摸爬滚打没认过个输
在这阴山山脚下
一轮又一轮
真没见你烦愁过
娘——
秋天,你蘸着月光磨快闲了三季的镰刀
你炒了腌猪肉鸡蛋烙一沓子油烙饼
你说一百亩葵花全凭长工往回割了
可不能亏待受苦人
你的柳条筐还挎着一锅开花的白面馒头
直怕外地长工舍苦早早儿饿肚子
爹——
冬天,你寻出浮石到老高大爷家请帮忙的
下了雪上了冻那两头当年猪膘好的不吃食
盘算着城里头小孙子又香肉肉了
杀猪场面惊飞了老柳树枝丫上的麻雀雀
娘在灶台一边抹眼泪一边炝炒肥槽头
酸菜早就切碎腕成蛋蛋等下锅呢
娘哟——
爹呀——
唱着走西口奔着大后套思谋着好日子
跟着共产党喝着黄河水搭乘着改革风
包产到户有了地有了活着的靠
勤勤实实不耍懒不敢忘那恩情
脱贫攻坚有了盼有了幸福的笑
吃吃劲劲去了贫扔了穷酸愁苦
盖了新房 买了新车 换了心情
上了淘宝 去了北京 足了底气
爹扯着娘的手,说:小康路上还得赶紧,谁也不松手,美日子还在后头……
娘拽着爹的手,说:不能服老,中国梦咱也要帮着圆,一直刨闹到白头儿!
河套情(组诗)
田静玮
来到陌生的河套
我是远嫁的新娘
我把自己融入到乡俗里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用汗水浇灌着曾经清贫的日子
我在你博大的胸怀
播撒希望的种子
我的精神家园里
便开满了黄灿灿的葵花
我用双手梳理着你的发丝
你柔顺的发梢
便缀满了
沉甸甸的麦穗
我给你绿色的长裙
绣满了红彤彤的番茄
黄澄澄的葫芦
而你热情地捧着
最香甜的蜜瓜
来馈赠我因流汗而干裂的嘴唇
我在春天的土地上
用犁铧耕耘着我的梦想
我在夏天的火热里
用镰刀收割着香甜的生活
我在秋天的画卷上
描绘着未来的蓝图
我在冬天的雪地上
踩出一串通往幸福生活的脚印
黄河母亲的乳汁
甘甜而醇香
缓缓地流淌进你的血管
流淌进你的骨髓
滋润得你心花怒放
如今
小康村一座座红色的砖瓦房
给你盖上了红盖头
于是
你也成了时代的新娘
农家小院
给玉米淌完水回来
我钻进院子里的菜地
豆角爬在架上
等待着早出晚归的我
黄瓜热情地向我问好
茄子青着脸大口喘气
似乎比我还累
锄完菜地里的草
我直起酸痛的腰
再打量一下才建好的新房
红色的砖、红色的屋顶
白色的瓷砖贴面
年三十的大红对联
“幸福家园”四个字
在夕阳里闪烁
我用丰收的喜悦
将菜园里的辣椒捣碎
用滚烫的热情
泼出我们红艳艳的小日子
向日葵
在五月的泥土里
躲过野鸡刨,虫子咬
生命的萌芽高出土地一寸
也就有了活着的理由
历经风吹雨打
饱受生活的磨难
依然能够灼灼生辉
坚毅的风骨
自信的目光
追随太阳
勇往直前
一片金色的阳光
是土地的眼睛
喜悦的光芒
能把阴霾穿透
能把人心照亮
秋风撒一湖绿叶波涛
一声蛙鸣
惊扰了湖的美梦
一群蜜蜂
撞碎了跳跃的浪花
波光粼粼
幸福的家园
浮在金浪上
摇晃丰收的希望
寒霜把头压得一低再低
而饱满的激情
一次又一次地疯长
撑起农人致富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