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质量强企强链强县的“五原实践”
在内蒙古民隆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五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正在为企业工作人员讲解市场监管部门支持经济发展的举措和职责,并了解了企业经营状况、产量产能,以及质量安全管控,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等情况。
内蒙古民隆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沈鹏表示:“我们在申请‘蒙’字标认证的过程中,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经常上门服务、调研走访,对我们开展全流程服务指导,帮我们熟悉‘蒙’字标认证标准和流程,帮助我们提升产品质量,全力扶持‘蒙’字标认证工作,最终我们成功获批‘蒙’字标认证。”
帮助企业进行“蒙”字标认证是五原县引导企业重视质量管理的手段之一。为了帮助更多企业“强筋提质”,五原县始终坚持服务靠前,进一步深入挖掘企业潜力,积极组织县域内企业申报政府质量奖、“蒙”字标认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对标达标示范企业,鼓励企业引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竞争力,切实发挥企业在全面推进质量强县中的带动作用。同时,通过深入开展“市场监管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行动,将监管服务进园区进企业与“体检式监管,服务型执法”紧密融合,采取召开座谈会、制定行动帮扶计划、摸排驻园区企业等措施,帮助企业梳理质量问题6类共15条、提供咨询服务36次、解决技术难题13个、为企业节约费用10.2万元,进一步帮助企业做优做强,提高了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
如果说质量强企是加快建设质量强县的“点”,那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则是实现质量强县的“线”。作为农业大县,五原县聚焦地方特色产业链重点发力,通过采取完善向日葵产业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壮大鲜食玉米规模种植、集中收储、鲜食加工、包装销售等产业链,开发黄柿子汁(汽水、火锅底料)、蔬菜制品(辣椒酱、番茄酱)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一系列措施,推动县域葵花、玉米、“果蔬”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目前,五原县制定完成13类20个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技术规程,新增“两品一标一新”产品18个,“蒙”字标产品2个,“五原黄柿子”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过国家备案,五原县入选全国县域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百强县,切实提高了产业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论是点好质量强企的“点”,还是画好质量强链的“线”,都是为了实现质量强县这一“面”。为此,五原县成立了五原县质量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完善质量工作协调议事规则,在五原县“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创建“质量强县”工作目标,并先后印发《五原县质量强县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县建设的通知》《五原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意见〉》《五原县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方案》等文件,持续在多个领域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持续稳步提升,全县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质量安全事件。此外,还先后多次召开全县质量工作及相关会议,做到了质量强县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任务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2024年5月,五原县委县政府召开质量强县创建工作部署会时,提出突出农产品资源禀赋,紧扣“优”字调结构、突出“绿”字转方式、围绕“销”字拓市场,推进质量变革创新,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质量强县”建设再上新水平。
近年来,五原县深入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以质量强企为依托,以质量强链为牵引,以质量强县为载体,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加快形成经济质量竞争新优势,助力构建五原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五原新篇章提供坚实的质量支撑。